课程咨询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的详解

2014-01-01 15:10:58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政策、历经三十余年的留学潮,正在给中国带来空前规模的人才“回国潮”;而新一代“海归”则让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真正融入到全球化和现代文明体系之中,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是一个需要未来解读的命题。

  大回流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不振,科技投入持续减少,进一步推动了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人才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迁移的趋势,形成“人才回流”。随着中国吸引人才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海外人才正在形成空前规模的归国潮。在赢得人才之后,中国在全面迈向大国之路上正在积累最具价值的生产力要素

  今年11月初,鲁白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举办了一场讲座,面对台下数百名华人学者和留学生,他一开场就把演讲的题目打在大屏幕上:To stay or to return(留下还是回去)。这个问题不仅是当天与会者最关心的,也是多年来在美国的华人学者和留学生们讨论最多的。

  六年前,鲁白在一位华人科学家的家里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聚会。当时的参加者还包括施一公、饶毅等在美国生命科学领域已是卓有成就的华人科学家。话题的焦点不知不觉就集中在了一个问题上:To stay or to return。

  如今,鲁白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这一次,他是以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的身份到访哈佛的。当年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施一公现在已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那次家庭聚会的另一个参与者饶毅今年刚刚从北京大学[微博]生命科学院院长的位子上届满,他和施一公一起因为时常对国内科研文化与体制问题发表独立的看法,而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海归科学家。

  鲁白的前半生就像是一个“美国梦”:从他“上山下乡”所在的上海郊区农场考上大学,再赴美读书,取得博士学位,最终留在美国工作,直至在世界顶级科研机构里领导一个团队。如今,他回到国内重新开始,他的选择无意中又契合了最近一年来才为人们所熟悉的另一个名词——“中国梦”。

  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回流

  鲁白的经历在中国的一代人里很有代表性。他们出国又回国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方面的重视。2007年,美国民间智库考夫曼基金会发布了一份报告,首次提出了“人才回流(reverse brain drain)”的概念。这份报告指出:美国正在遭遇历史上第一次人才流失,那些来自印度、中国的技术移民[微博]正开始“回流”到他们的母国。

  自“考夫曼报告”提出“人才回流”现象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人才从欧美发达国家回到新兴国家的趋势日益明显。2005~2010年,巴西旅居国外的人数从400万减少到200万,最近两年,在该国合法居留的外国人数则增长了50%。巴西甚至称,他们正在变成一个“新移民国家”。

  而对于中国来说,没有出国潮,就没有回国潮。

  1982年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的毕业季,改革开放政策也已推行开来。出国深造成为有志于科学事业的青年学生的首选,鲁白也不例外。当他从华东师范大学[微博]生物系毕业时,已经联系好国外一所大学并得到了奖学金。但在办理出国手续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新的出国留学规定,生生地将他拦在国门之内。同时,他也错过了考研与工作分配的好机会,只能“沦落”到去浦东陆家嘴附近的一所师范学校去教书。教了一年生物学以后,鲁白考上研究生,再次回到大学读书,也重新燃起了出国深造的希望。1985年,他和住对面床铺的室友饶毅一起,在离研究生毕业还差一年的时候,就拿到了赴美签证,成为全班最早自费出国留学的两个人。

  在鲁白与饶毅的带动下,他们的研究生同学几乎都选择了出国,且大多没有回来。这样的出国热潮,几乎贯穿了中国20世纪的最后20年。据统计,1990~1999年,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中,博士滞留国外的比例高达87%。《科学》杂志曾把中国的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严重的人才流失。1978年,文革刚结束,邓小平在要不要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时就表示,“即使1000人当中有100人滞留不归,还是有900人回国了。”到了1992年,他调整了表述——“中国不应该仅仅因为有一批留学生滞留不归就不再派学生到海外留学深造。即使有一半人不愿回国,还是有另一半人回国支持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发展经济和科技,就要依靠具备国外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也要“忍受”人才流失,这成为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人才问题的基本状况。

  然而,今天,是继续呆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已成为在美的留学生与华人科学家们不得不权衡的一个问题。鲁白读研时同寝室的4人中,已经有3人全职回国工作,其中包括于2007年率先全职回国的饶毅。

  数字更能说明这一变化:1978~2007年的30年间,中国总共约有121万人到海外留学深造,但累计只有32万人回国。而在2008~2012年间,出国与回国的人数分别为140万和80万,短短5年里的回国人数就是前30年总和的2.5倍。2012年,留学人员的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被一些机构称之为“史上最大回国潮”。

  有人将目前发生在中国的人才流动趋势与日韩曾经的经历相提并论: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与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日韩两国就曾分别迎来了“海归”大潮。类似地,中国也是在举办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之后,紧接着出现了海外人才加速回流的势头。

  这个类比隐含了一种期待:中国也将像日韩那样,在赢得人才这最后一项也是最具价值的生产力要素之后,完成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对此,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非常乐观,他认为,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反超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而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美国最近经济不景气,但它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经济,具有自我修复功能。未来二三十年内,美国作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人才流入中心的局面不可能逆转。近年有人提出的所谓“人才抄底”是个伪命题。

  站在哈佛的讲台上,鲁白用自己在美国24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来谈论回国的问题,这比各种争论显得更加直观。就在他此次到访哈佛期间,国内公布了旨在对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的“万人计划”首批入选者名单。虽然媒体在对该计划的解读中,亮明它“是一个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的计划”,但又特别突出了入选“第一个层次”的是“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显然,这样的人才几乎无一不具备海外留学的背景。

  回家的诱惑

  告别了美国东部小城贝塞斯达的蓝天白云,鲁白在努力适应北京的生活。他在清华的办公室里有一台价格不菲的空气净化器。不过,仍旧像美国人一样,他在窗台上摆了一张iPad大小的家庭生活照,而非国内流行的自己与领导人的合影。

  “你可以抱怨中国的一切,但你唯独不能抱怨的一件事是在中国的机遇。”在哈佛大学演讲的时候,鲁白重复了这句海归们常说的一句话。

  第一次出国受挫的打击,包括办出国手续时遭遇的办事人员的冷眼,曾令鲁白对国内的环境深深失望。当年临走时,他甚至决心“再也不要回到这个落后的地方”。

  1998年,已出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神经发育研究室主任的鲁白回国探亲。一位旧友请他去上海一家颇有名气的旋转餐厅吃饭。站在摩天大楼的60层俯瞰上海,这位已官居上海某国有企业集团负责人的好友自豪地指点着窗外说:“你看,黄浦江上的这座桥是我们造的,那条内环线是我们参与建的,那块地我们也批下来了……”顺着朋友的比划,鲁白看到,当年他曾教过书的陆家嘴,正在从荒凉的郊区变成上海最繁华的寸金之地。当他的儿时伙伴正在亲身参与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伟大过程时,他却只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鲁白感到,他印象里的那个中国正在改变。伴随经济实力的提升,从1990年的“海归人员创业种子基金”开始,中国为留住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开始了各种积极尝试,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994年中科院的“百人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1998年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

  从1990年代末期起,鲁白开始涉足国内科研事务,担任科技部海外顾问,并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制定。他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议,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国内专家,应该实施海外同行评议。这一建议很快就被采纳。如今,自然基金委是国内科学界公认的在科研经费分配上较为公平与透明的机构。此外,他还与饶毅、及另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梅林一起,创立了“鲁梅饶联合实验室”,即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前身。

  根据2011年香港科技大学[微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崔大伟(David Zweig)对中科院海归科学家的一项调查,海归回国的最重要原因是“能在国内做自己的事情”,持这一观点的人占到35.7%,远远超过排名第二、三位的因素“在海外难以找到发展机遇”和“回国后能获得比国外更高的社会地位”。

  回国的动力不只于此。当崔大伟在询问“为何海归数量上升”时,海归们最多的回答则是:“中国人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今年36岁、在美国最大的私立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做副研究员的王初,最近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国。自本科毕业出国以来,他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2年。但他始终觉得与这片土地没有感情。

  “美国的人际关系确实轻松简单,每个人对我也很友善,但与他们之间无法建立较深的私人友谊。比如,如果我谈到自己小时候喜欢小虎队,他们能知道那是什么吗?”此外,由于是独生子女,王初的父母也很盼望他能够回国。根据国内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留学生来说,他们作为独生子女,与家庭的相互依赖程度比较高,“回家的诱惑”是回国的主要原因。

  “人才抄底”

  实际上,就在当年鲁白和施一公、饶毅等人在美国热烈讨论去留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与国内科学界实际的接触。鲁白以智囊角色为国内建言献策,饶、施二人已成为国内一些科研机构的客座教授。他们对要不要全职回国工作的讨论,也反映出在2008年之前,国内的各种人才计划尽管也吸引了一批海外学者,但在总体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此,长期研究中国科研人才与制度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副教授曹聪指出,已经回来的人才里出类拔萃者并不多,海外留学生中那些最优秀和最出色者如鲁、饶、施,因为个人或体制等问题尚没有“全时海归”。这使得原本仅负责管理党的高层次干部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在科教部门实施了诸多吸引海归的“工程”“计划”之后,不得不亲自出马充当“猎头”。

  2008年12月,中组部颁布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俗称 “千人计划”。这一计划被美国学者形容为“极具雄心”。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虽然还不能向美国一流大学正教授的水平看齐,但也是国内各类人才计划中最高端的项目。

  饶毅与施一公成为“千人计划”第一批引进的人才,也是这一波回国潮里最具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千人计划”原本旨在5到10年内从海外引进2000位专家,但实施近5年来,人数已大大超过预期。截至2012年底,引进的“千人”已达3319人。

  在“千人计划”催动下,各地纷纷建立“人才办”,推出配套的“地方千人计划”和其他名目的人才计划。比如,北京的“海聚工程”、湖南的“313计划”、苏州的“姑苏人才计划”、杭州的“5050计划”,同时设立留学生创业园、海归创业园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112个,留学生创业园260多个,吸引入园企业超过1.7万家,吸纳在园创业留学人才4万多名。

  对国内此种做法,曹聪称之为“人才大跃进”。他说,依靠“计划”与“工程”来引进人才,会令政府与科研机构将引进人才当作一项政绩,令人才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这些人回来转一圈就拿那么多钱,肯定会引发很多问题与矛盾。”

  矛盾的根源是“千人计划”的“超院士待遇”引发了国内研究人员的不满。由于目前国内科学界的领导人物也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所以有人将这种矛盾看做是新海归与老海归之间的利益冲突。2011年,饶毅与施一公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双双落选,就被看成是这一矛盾最直接的体现。

  李侠认为,“海派”与“土派”之争,目前已经被极度地表面化与庸俗化,却恰恰遮蔽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即中国科技政策的制定长期严重缺乏公正度。权力与利益之争,是这种扭曲政策带来的结果,而非问题产生的原因。

本文关键字: 中国海外人才 归国潮

为你特别匹配的超值课程,严选师资助力高效备考!
  • 【知心托福】大学生60-80分旗舰直达班

    适合人群:零基础,希望灵活长线备考,一站式出分的学员。

    课时:302

    查看详情
  • 【知心托福】大学生60-80分VIP直通车

    适合人群:灵活长线备考,一站式系统学习。

    课时:248

    查看详情
  • 托福1对1单项突破-口语

    适合人群:短期内无法突破单科瓶颈的托福考生。

    课时:16

    查看详情
  • 【知心雅思】冲分直通车(A类)

    适合人群:目标为雅思7分的考生。

    课时:435

    查看详情
  • 【知心雅思】旗舰6.5分VIP班(A类)

    适合人群:目标为雅思6.5分的考生。

    课时:398

    查看详情
更多>>
更多课程>>
更多>>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