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

网络课堂

新东方在线 > ap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AP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3)

2014-07-16 20:32:46 来源:网络新东方AP课程
分享到:
摘要:新东方在线为大家精心整理了AP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东方在线为大家精心整理了AP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讲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经济循环流动模型

  (一)两部门(私人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两部门经济是由居民户部门和厂商部门构成的经济(假设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部门)。居民户部门与厂商部门通过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联系。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的公式表达:从宏观经济来看,总需求(AD)是购买者购买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值,它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它们分别用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来代表,即: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

  AD=C+I

  总供给(AS)是全部产品和劳务供给的货币总值。产品和劳务由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加以生产,因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来表示总供给。居民所得到的这些收入可分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则,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

  AS=C+S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AD=AS

  或:

  C+I=C+S

  I=S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收入实现了均衡。也即,I=S,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当AD >AS,或者I>S,国民收入增加

  AD

  (二)三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在两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中加上政府部门,就成为三部门的经济模型。为了保证三部门经济的正常循环进行,不仅储蓄等于投资,而且政府的税收(T)等于政府的支出(G)。

  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即 AD=C+I+G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税收

  即 AS=C+S+T

  三个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AD=AS

  或:

  C+I+G=C+S+T

  I+G=S+T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AD=AS,或者I+G=S+T

  如果AD>AS,或者I+G>S+T,国民收入增加

  AD

  (三)四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四部门的经济模型由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对外经济活动所组成。要使四部门经济正常运行下去,不仅储蓄等于投资、政府税收等于政府支出,而且要出口(X)等于进口(M)

  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

  AD=C+I+G+X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

  AS=C+S+T+M

  四部门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AD=AS

  或

  I+G+X=S+T+M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AD=AS,或者I+G+X=S+T+M

  如果AD>AS,或者I+G+X>S+T+M,国民收入增加

  AD

  I,G,X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S,T,M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漏出因素。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则可写成总注入=总漏出。

  一国经济活动循环流动模型是一种表现稳定流动的宏观模型,而不是表现经济周期波动的模型。但它却是宏观经济运行最基本的概括。

  二、国民收入的概念

  对国民收入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国民收入,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及劳务价值的总和。它包括五个经济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或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内生产总值(GDP)

  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GN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它不包括以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所以GNP是一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

  第二,GNP看的是“生产”的情况,计算的是当年生产的产品。如果去年生产的产品,但在今年销售,不能算进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因此计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第四,GNP不仅包括各种最终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各种劳务的价值。

  第五,GNP的统计都是按 当年的“市场价格”加以计算的。按市场价计算出来的GNP中包括价格变动因素,称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如果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出的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第六,GNP不包括非市场交易(如家务劳动的价值)和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

  第七,GNP是一个以人口标准做基础的概念,测度的是本国国民在国内和国外的生产产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GDP概念。

  GDP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国土上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它是一个以地理标准为基础的概念。

  GDP=GNP-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部分+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

  上而所述的七点注意事项除了第七点以外,其余六点也都适用于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GNP、GDP概念存在种种缺陷,出现了New。

  经济净福利(New)以GNP为基础,但对GNP做了两大修改:(1)New排除了GNP中许多对个人福利没有贡献的成分;(2)一些GNP中没有计入的重要消费项目被包括在New中,如,闲暇的价值。

  (二)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NNP=GNP-折旧(NDP=GDP-折旧)

  NI=NNP-间接税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PDI=PI-个人所得税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异曲同工的三种核算GNP方法,即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其中前两种是主要的方法。

  (一)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指把所有经济单位(家庭、厂商、政府以及进出口部门)在一年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其数值为GNP。

  1、消费支出C C项目可分为:(1)非耐用品;(2)耐用品;(3)服务。

  2、私人国内总投资I I项目分为:(1)住宅建筑投资支出;(2)非住宅建筑投资支出;(3)净存货。厂商的存货也是投资,称为“存货投资”。所谓净存货,是指年终的存货量减去年初的存货量。在厂商的私人国内总投资中,包括了折旧费,如果减去折旧费,则为“净投资”。

  3、政府支出G G包括政府的所有薪金开支和向私人厂商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支出。但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能被计入GNP中,因为这些都不是政府本年度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所作的支付。

  4、净出口(X-M)

  以上用支出法统计GNP的各种项目,可以简单表示为:

  GNP=C+I+G+(X–M)

  (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析法)

  该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提供者所得到的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为求简化,可把总收入看成是三大主体的收入,即家庭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

  1、家庭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可分解为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C和不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S

  2、企业收入。包括折旧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此部分收入可以归入S

  3、政府收入。来源于间接税和直接税,如果不考虑剔除转移支付,计为T

  可见,从收入方面核算GNP,GNP等于消费加储蓄加税收,即:

  GNP=C+S+T

  (三)增值法(又称生产法)

  该方法是通过加总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总结的AP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最后预祝大家在AP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责任编辑:wanghui

编辑推荐

AP网络课堂更多>>

AP公开课更多>>

AP热报课程本月本周

专题推荐

聚合阅读